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way构式拓扑翻译整合研究
胡显耀 * ,  郑慢 *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23年 55卷 第3期  
3(CNKI)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1. 引言

介绍了英语中的“Way构式”及其在构式语法中的地位,指出其句法结构和构式义,包括“手段义”和“方式义”。同时,指出汉语中缺乏与way构式直接对应的表达,这给翻译带来了挑战。文章还提到了翻译学界对独特项的研究,特别是“译语独特项减少”的假设,并指出需要实证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设。最后,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旨在通过语料库实证研究,探讨英语way构式的翻译特征、规律及其认知理据。

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介绍了构式拓扑翻译观,结合了构式翻译观和拓扑翻译思想,强调翻译是译者在拓扑性原理指导下对原文和译语构式进行认知整合的过程。构式拓扑性涉及原文与译语构式要素间的稳定对应关系,如时间、空间、论元角色等,具有完形特征,促使概念和要素按结构和连接方式重组。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拓扑性要素,通过拼接、完形、扩展、关联等认知整合加工,生成新的译文构式。研究基于语料库,使用Wordsmith Tools 8.0和BFSU ParaConc 1.2.1工具,对FLOB、COTE和燚炎英汉平行语料库中的way构式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旨在验证英语way构式在翻译英语中的译语独特性,描述和解释way构式的英汉翻译特征,揭示其认知规律。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研究显示,way构式在二语学习者产出中编码率低,表明学习者对此类运动事件概念化不足。通过单语可比语料库分析,发现翻译英语中way构式频次显著低于原创英语,支持其为译语独特项。减少原因可能与译者双语心理词典中缺乏way构式有关,或因原语中缺少与way构式对应的结构。way构式的减少可能影响翻译文本的自然性和地道性,建议在翻译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在英汉平行语料库中,way构式主要表达“手段义”,其汉译呈现多种句法结构,包括动趋式、方位短语、状中短语、动宾结构、介词短语和连动句等。这些翻译选择的认知理据在于构式拓扑翻译理论,即译者在拓扑性原理指导下对原文和译语构式进行认知整合。

4. Way构式的拓扑翻译整合

探讨了way构式在英汉翻译中的拓扑翻译整合,强调了翻译中“变”与“不变”的平衡。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way构式译文,总结出汉译的构式拓扑性要素,并归纳出三种拓扑翻译整合类型:单域归化、单域异化和双域整合。单域归化侧重于译语构式语义框架,强调译文的自然性和可接受性,但可能导致原文构式义的流失。双域整合则在保留原文构式义的同时,利用汉语语义框架进行认知重组,更有效地再现了way构式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单域异化则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形式和内容,但可能使译文难以准确传达原文含义。通过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双域整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和修辞效果。

5. 结语

本章节基于构式拓扑翻译观,利用语料库数据,分析了英语way构式在翻译中的使用情况。研究揭示了way构式在翻译文本中的减少现象,以及在英译汉过程中way构式作为原语独特项的六种句法结构。研究还探讨了way构式汉译中涉及的构式拓扑性要素,包括主体、运动、手段、路径、起点、目标和结果,这些要素是英汉位移运动事件的共享语义要素。译者在翻译时表现出对构式整合类型的偏好,其中单域归化最为常见。研究强调了特殊构式翻译的重要性,并指出构式拓扑翻译观为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如语料库容量限制和语言类型的限制,以及对way构式翻译特征和规律的进一步研究需求。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

    推荐论文

    • 翻译汉语和语言接触对原创汉语影响的语料库多维分析

    • 汉英孤独症儿童心理状态词产出的语料库对比研究

    • 基于熵算法的口译语言简化研究:受限语言视角